RFID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RFID)的通俗叫法,它由标签、解读器和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构成。
一般分为有源RFID和无源RFID,内存带有天线的芯片,芯片中内存有才能识别目标的信息。
RFID技术更成熟的应用在于仓库、物流、供应链的管控,以识别距离远,快速,不易损坏,容量大等条码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简化传统物流运输繁杂的流程,提高货物流转效率和透明度。
无论是有源RFID还是无源RFID,它的功用都是为了识别货物,但他们的应用情景仍不尽相似,在特色的物流模式中,有源RFID因为信号强、覆盖的范围相当广,一般应用于仓储。而无源RFID往往应用于运输,严格控制出货量和安全。
无源RFID应用场景无源RFID技术仓储主要应用于跟踪或监视进出仓库的托盘、包装箱及货物的出货量。入库的之后,货物可能早已有了RFID标签,也或许是先必须初始化标签,录入货物信息,然后粘贴至货物的上。
在传统的货运物流体系中,货物每到一个中转站,都必须进行终端扫码,确认货物已经精确到达运转中心。
如果是在同一车上有不同的货物,大多都会使用无源RFID标签,因为无源标签的感应范围相当小,在60cm以内,通过逐一扫描,就不会有扫描感应错误的状况发生。
具体实例可以参考电商物流,每一件货物到了运转中心,都会有专门的人来逐一扫描识别。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数据准确,误差少,坏处在于即使货物零散,逐一扫描必须耗费的时间成本较高,而且易于发生货物受损、丢件的事情。
有源RFID应用场景有源RFID被存放在仓库内必须监控和跟踪货物的区域内,根据现场环境按照射频的规划,部署有源式读写器,保证覆盖的范围和信号的密度,和无线局域网的无线接入点规划是一样的道理。
有源RFID感应范围能高达30米,既然这样高频输出感应这么强,为什么不能用于在途运输呢?原因在于现在的托盘电子标签都无非也是用于感应识别,并不能对货物的信息进行预测管理,使用有源RFID感应,终端能够调用车上的货物到底是什么,而且也十分容易发生感应失误。
所以在特色物流模式中,有源应用在仓储,无源应用在物流。
如果有源、无源RFID能够兼容....
有源RFID和无源RFID都各有优劣,只能用于特定的场景,作用被大大受限。在带板运输的模式下,采购、生产制造、仓储、分销,托盘都会跟随货物一同流转。如果托盘上的标签从而同时兼容有源RFID和无源RFID,可以给物流、仓储带来极大的便捷。摩方智能托盘的“智慧物流芯”能同时兼容有源和无源RFID,应用到不同的画面。但如何去推动数据准确识别?
绑定GS1全球唯一编码想要成为标准化物流模式、优化供应链平台,做到产品溯源、上下协作就必须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标准托盘和全球统一编码标示(GS1)为切入点。GS1对于托盘来说,就相当于为每一块托盘发放了一张“身份证”,GS1编码本身并没有意义,但RFID读取的所有数据,都可以借助GS1编码来进行信息对接。摩方每一块智能托盘都有中国独一无二的编码,来保证数据的准确。
在途运输使用有源标签每一块摩方智能托盘都有专属的GS1编码,运输到中转站无需进行装卸扫描,通过有源RFID高频感应,车辆只要驶进感应区域,终端自动辨识车上所有的货物信息,将数据与GS1编码进行绑定,确保货物信息、运输状况无误。
这样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盘点的费用,也增加了货物受损、丢失的概率。
仓储环境使用无源标签智能物流的构建是每一个企业都在进行的事情,但智能物流改造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所以中国智能仓的改造占比并不高。
智能仓的改造包含了出入库管理、货物堆放管理、自动化管理。为什么应在仓储环境使用无源标签呢,目的就是为了对货物进行准确管理。
常见的仓储大仓都属于立体仓,一般货架都会有3-4层,面积可达几十亩地,在这种一个仓储环境下,怎么去推动货物的数据精确,精准至每一个单元、每一种货物有源标签,单靠有源RFID是不现实的。
无源标签的使用就是为了进行货物精准的储存管理,通过对货架的改造,让每一个货架都可以对托盘上的无源RFID进行感应,只要对应的货物放在了选定的位置有源标签,托盘上的RFID标签常常被激活,传输货物的类型、信息。
货架一般都在1-2m,而无源RFID的感应范围在60cm左右,两者完美迎合,不需要担心会误解旁边货架的货物信息。